暑期国际化课程“Exposome”混合班招生通知

作者:发布时间:2024-12-26浏览次数:10

  为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国际化进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受学校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计划资助,环境学院将开设《Exposome》国际化课程。本课程将招收25名左右研究生组成混合班,进行全英文授课。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介绍毒理学基本原理、概念、机制、基本的思维方法以及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尤其是化学品毒性作用的机制与风险评价管理。授课方式以课堂讲课为主,以介绍现有的科研成果为辅。通过系统讲解,使环境健康、环境生态及环境化学等专业研究生理解和掌握毒理学相关知识,从而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负责教师

张全: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暴露与健康。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休斯顿大学访学与合作研究。(联系方式:15267033223quanzhang@zjut.edu.cn

Daniel Schlenk: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终身杰出教授,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执行主编,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毒理学。(联系方式:daniel.schlenk@ucr.edu

 

3.开课时间及地点

开课时间:20259197

开课地点: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4.课程学分教学内容

课程共设1学分,可以认定为相应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授课方式

1

毒理学概述与其发展进程,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增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培养法治意识与规范管理意识,提升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的责任感。

2

教师主讲

2

毒物暴露时间与吸收机制的关系及其在环境健康专业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环境健康的责任感,理解科学研究在保护公众健康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教师主讲

3

毒物的分布和排泄、生物转化和毒代动力学:增强对科学知识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师主讲

4

毒物的非靶器官的致癌作用和发育毒性:引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对保障人类健康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保护公共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3

教师主讲

5

毒物的靶器官毒性:深化学生对科学研究在保障社会健康、促进公共安全及推动环境可持续性中的关键作用的理解,增强对自身及他人生命健康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3

教师主讲

6

毒理学的科研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创新在解决社会健康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为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的使命感。

2

教师主讲

7

化学品的风险评价与管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传达环境健康风险,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

2

教师主讲

 

 

5. 考核方式

该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上课出席占30% ,学生上课讨论占20%,学期结束时评分学生提交的综述报告,主要考核学生对毒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占50% 。两部分的总评作为该课程最终成绩。

6.课程特色

1)跨学科整合与国际化视野;

2)课程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

3)多样化教学方式;

4)多学科融合;

通过该课程学习,将掌握环境毒理学的核心理论与技术,并鼓励跨学科思维,结合环境科学、公共卫生、生态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7. 课程费用

本项目得到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项目资助,课堂学习、实践教学由学校支出,住宿费自理。

二、上课学生的基本要求和选拔方式

1. 基本要求

1)环境健康、环境生态及环境化学等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2)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

2.报名、选拔方式

符合基本要求的学生请于8201700前报名。报名表电子稿通过邮件,发给环境学院张薇老师联系方法:zw0628@zjut.edu.cn888135526

研究生、环境学院在报名人选中通过评审最终确定不超过25名的入选名单。

  

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环境学院

                                               2024 年12  27 

环境-2025年暑期国际班报名表(最新).docx